Menu
企业“走出去”文化需随行
2017-09-05

导  语:中国企业国际化合作起步晚,企业开展人文交流尚未成为规定动作和自觉行动。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步伐加快,如何加强企业文化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程宏刚围绕这一问题,在“太和文明论坛”对外人文交流分论坛上作了主题交流发言,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所思所想。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可或缺,而通过企业开展人文交流是推广中华文明和宣介现代中国的重要渠道。“走出去”企业积极开展文化交往和宣介活动,一方面可以树立企业形象,培育企业文化,为经营活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企业而言,软实力的竞争,即文化理念的竞争将决定成败。同时,企业开展人文交流也是履行对国家的社会责任,“走出去”企业手握“真金白银”,广泛参与所在国基础设施建设,当地社会对此看得见摸得着,是我们对外争取民心,扩大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走出去”企业建立强大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人文交流,将有力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一、中国“走出去”企业文化能力亟待提升

 

“一带一路”战略推出以来,“走出去”企业在开展人文交流方面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果,为企业发展和提高我国际影响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总体而言,外向型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是“一带一路”总体建设链条中的短板。

 

一是尚未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许多企业对开展人文交流准备不足、理念陈旧,认为赚钱才是硬道理,文化交流可有可无。企业领导者应进一步强化文化传播与交流意识,将中华文化“仁义”、“诚信”和“互利共赢”理念与企业经营活动融会贯通,进而形成特殊的企业文化能力。

 

二是企业在对外宣介“一带一路”上用力不足。国内针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十分密集,但沿线国家社会民众对“一带一路”的反响尚显不足,总体上政府与官方的正面反应多于民间和社会,有一部分民众没有真正认识“一带一路”,甚至不理解,有误解和偏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负有很大责任。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对企业自身和“一带一路”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缺乏价值感召力。有些领导者不愿见媒体,甚至怕见媒体,封闭自守,不相往来。即使企业为当地做了许多实事好事,也没有很好地组织宣传,尤其是在企业与当地社会发生矛盾冲突时,我方有时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解惑释疑,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三是人文知识培训不到位。在“走出去”企业生产经营、安全风险和人文知识三项培训中,最为薄弱的是人文知识培训。近年来,中国企业员工因不尊重当地文化习俗、违反当地海关规定、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而多次酿成风波,这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在培训时走过场,对所在国文化历史、风俗禁忌等常识缺乏了解,对相关法律法规研究重视不够直接相关。

 

四是个别企业的公关行为失德违法。个别企业在经营中过分强调“拉关系”、“走后门”,忽视了守法经营、树立良好信誉的重要性。它们在争取项目、招投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过程中“以钱开道”,采取行贿等不合规、不合法手段达到目的,引起当地社会反感,造成恶劣影响。这虽不是多数企业的行为,但严重损害我企业和国家形象,外界经常以此来攻击中国,甚至出现中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论调。

 

五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不深。目前,我们对“一带一路”经贸问题研究较多,从项目、技术、资金到经营都十分具体,但对国家人文交流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这方面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目前,我们对相关国家的了解和研究,无论是语言、政治、经济,还是历史、文化传统等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总要求不相适应。

 

二、外国推进企业软实力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是“责任意识”是西方现代跨国企业发展的灵魂。西方国家海外贸易有五百年历史,走过了掠夺型和粗放型的发展阶段,逐步建立起一套负责任、高效、公正的企业管理理念和规则,形成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西方企业文化有其合理的内核,即以“责任”为中心,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理念,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西方跨国公司的经验对我很有启示,“走出去”企业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仁爱”、“诚信”为根本,注重社会责任,成功之后不忘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当地社会发展事业,形成有自已特色的文化。这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保障。

 

 

二是国家与企业须投入巨大资源提高软实力,争取更多话语权。二战后,西方国家不仅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也是世界秩序的掌控者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并由此决定了西方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发言权的缺失,使中国企业遭到了反倾销调查等种种不公正待遇,导致经济和形象受损。当前我们应看到,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西方在实力与技术上的差距正在缩小,逐步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壁垒”,但“规则壁垒”却越来越成为制约我们前行的瓶颈。中国企业必须投入巨大的资源发展自已的软实力,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中国制造的精品品牌,争取更多话语权。

 

三是人文交流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密切协作。日本在战后70年一直处心积虑经营传播力,将政府搭台、企业和民间唱戏做到了极致,形成了经济、文化联动协作的良性循环。前些年,日本政府与创投基金“酷日本机构”出资7亿日元,在海外推广日本“和食”文化,口号是“把日本原汁原味地推送到世界面前”。2013年日本又将“国家再兴战略”纳入“酷日本”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政府企业合作,将动漫、流行音乐、电子游戏、家电产品、时装和美食推向世界。为实施“酷日本”政策,日本政府与企业共同成立了“海外需求拓展支援机构”,斥巨资拉众多企业参与。与日本相比,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整合不够,没有形成配合联动、有机融合的局面,存在协调不畅、各自为政等现象。

 

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实现经济和文化双赢的关键。韩国经济多年持续增长,进入全球主要经济体行列,拥有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诸多跻身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韩国企业在许多国家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这与其长期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密不可分。 韩国提出“人才第一战略”,将人才的选拔、储备、培训与发展有机结合,建立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体系。例如,2009年至2013年,韩国启动“全球化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选拔10万名青年人才赴国外参加培训,同时还将许多有前途的高层管理者送到世界名校进修MBA,以培养全球眼光。韩国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我国际化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尚没有实现系统化和机制化,这一状况与我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规模和深度不相适应,应引起国家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提高中国企业文化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目前,我在境外有数千家企业、几十万员工,无论是内部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对外人文交流,都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为此,国家应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加强指导和投入,建议有关职能部门研究企业开展人文交流的指导原则,提出构想,以便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走出去”企业的文化建设,更为有效地开展人文交流。

 

 

二是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指标。参考西方跨国公司惯行做法,将企业的文化建设纳入考核,与利润、安全指标一样,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者业绩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考核应包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企业文化的评估、管理者的人文交流能力和效果等。

  

三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不断推动企业文化能力建设。在我多数企业开展人文交流处于摸索阶段,文化能力建设普遍较弱的情况下,组织交流与研讨,相互学习借鉴,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我许多“走出去”企业在开展人文交流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值得推广的经验。例如,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等国积极参与当地社会福利事业,在回馈社会,构建企业文化方面卓有成效;一些企业与媒体广交朋友,讲好中国故事,取得积极成果。

 

四是围绕企业文化能力建设提高员工培训效能。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走出去”企业员工培训规定和指导意见,“不培训,不派出”已成为共识。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培训质量,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首先,培训要分层次,对企业决策者、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应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其次是培训要有针对性,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和员工思想和认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其三是培训要分国别和地区,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文化特点,采取不同对策和交往方式。就“走出去”企业的文化建设而言,当前的培训重点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为国家争光和服务大局意识、与当地社会和外籍员工的交流与沟通等。

 

五是加强国别研究,把握特殊性,打牢企业人文交流的基础。许多企业在大形势推动下仓促“走出去”,在应对安全风险和人文风险中失分,这与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对所在国的文化历史、社会和安全状况、法律法规缺乏深入了解有直接关系。企业领导者只有做好“功课”,把握不同地域和国家的特殊性,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人文交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西方发达国家,二是普遍对我友好的欠发达国家,三是伊斯兰国家。针对第一类国家,企业在人文交流中应重视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加强精品品牌的宣介,争取话语权。针对第二类国家,企业应充分利用第三世界与我友好的国家关系和民意基础,大力宣传我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回馈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不断扩大中国影响力。针对第三类国家,企业应突出加强对伊斯兰文化历史的了解和尊重,把握其不同的贸易规则和交往方式,避免因宗教习俗不同而引起纠纷。

 

 

六是将培养复合型企业人才作为文化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拓展了我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因而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当紧迫。这里所指的复合型人才,是指能够适应国际化需要、具有现代化经营理念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目前,我培养企业人才的手段和路径并不多。建议在现有基础上,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多条腿走路的方式解决企业人才缺乏问题。首先,在现有教育体制内,增加或更新现代化企业管理课程,加强高校培养复合型企业人才的力度。其次,加强对企业有前途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回炉”再教育,通过组织专门研修班等多种形式途径强化其能力,这一做法在发达国家十分行之有效。第三,国家和有条件的国际化企业可设置专门奖学基金,派遣高端管理人才出国进修、考察,参加MBA学习。只有人才问题解决好了,“走出去”企业才能具有持久而强劲的生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双赢的目标。

与会嘉宾
  • Scott Beaumont 谷歌大中华区总裁,负责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销售和运营,曾任谷...
  • Thorsten Jelinek 太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普利泰来(Polyterra)公司执行董事。普利泰来是一家研发...
  • Stephen Orlins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曾任亚洲最大私募基金公司--—凯雷投资集团亚洲部总经理...
  • 达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研究领域涉及中美关系、美国外交、中国对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