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推动中美社会和人文交流持续良性发展——首届“太和文明论坛”人文交流分论坛思想观点摘编
2017-09-28

导语:美东时间9月28日,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交流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中美双方就社会和人文领域交流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此之前,8月26至27日,由太和智库创办的首届太和文明论坛在北京举行,其中,如何推动中美社会和人文交流持续良性发展被列为人文交流分论坛的一项重要议题。论坛期间,与会中外嘉宾围绕该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将论坛媒体开放阶段部分发言嘉宾思想观点整理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吴海龙(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

 

 

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交流对话是承前启后的一次对话,也是双方进一步相互熟悉、摸底以及共同规划未来交流方式、议题的过程。对话除政府官员外,还应邀请相关领域专业权威人士参加,这将有利于双方进一步开展深入交流互动,形式上可以考虑先进行整体高层会谈,之后围绕相关领域议题召开平行会议。为确保两国社会和人文交流有的放矢、取得更好成效,中美双方应在整体大框架下拟定近期需要和能够解决的问题清单。

 

不同文明缩小差异分歧无非两种手段,一种是武力征服,另一种是文化上的交往和交流。第一种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也不为人所接受。第二种方式虽然并非包治百病,但代价更小,且更具可行性。文化交流交往对象有三类,一种是对你比较友善的,一种是对你不了解、甚至有一些偏见的,还有一种是对你有敌意、非常不友好的。在这三类对象中,第二类是我们最需要沟通和交流的,对于第三类也可以适当开展,但要有久久为功的准备。在对外交流方式上要坦率、真诚,更加注重实效,讲对方听得懂的话。

 

Stephen A. Orli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

 

 

不管中美两国关系好与坏,人文交流永远是两国关系的基础。今天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个奇迹,但很多美国人根本不知道。中国需要通过更为有效的宣传,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变化。目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意愿没有消减,但美国学生来华留学人数却出现下滑,其中就业前景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改变这种情况,近期中国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提高奖学金,远期可以在经济领域作出一些调整。美国和中国在反恐、气候变化等方面面临共同的问题,通过有效的人文交流,可以促进双方理解,成为合作伙伴。此外,中美两国政府也都应努力为加强人文交流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与条件,避免因交流受阻导致固有成见进一步强化。

 

达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未来,中美社会和人文交流最需要关注调整的是两国政府和社会作用方面的不对称问题。以往交流过程中,中国的政府驱动性强,而美国主要依靠民间社会力量,这是由中美不同的国情政情决定的。中国需要淡化官方色彩,美国则需要加大政府的投入与牵引,但对于美方的改观我们期望不要太高。随着中国的强大,中美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这让美国在很多事情上不像以前那么自信了,并加大了对中国的防范,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美之间的社会和人文交流,比如在电影行业,美国已经开始和中国计较了,而与此同时,中国也要进一步增强自信,特别是在文化教育方面。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选择和倾向不同,使中美之间出现了“平行宇宙”现象,比如中国人普遍使用微信,而美国人则更习惯使用Facebook,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美之间的社会和人文交流。中国年轻人现在对美国不像原来那么感兴趣了,生活不便、种族问题、对于人身安全问题的担忧等降低了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意愿。而鉴于中文学习难度大、环境污染以及在中国发展受限等因素,美国来华留学人员的数量也在下降,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着眼未来五十年中美关系,有必要推动两国年轻一代的深入交流,以进一步塑造和增强中美两国青年对彼此的认同。此外,中美社会和人文交流还需要更加务实、更具战略性,比如,可考虑推动中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科技、卫生、环境等方面的合作示范项目。

 

Travis Tanner(中美强基金会主席):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社会和人文交流应将增进年轻人的交流作为一个重点,项目安排上要予以更多支持,政府、学校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都应参与其中。可考虑举办类似微型达沃斯论坛、APEC会议等活动,让中美及其他国家青年精英和学生围绕各方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充分讨论。目前,非官方和地区民间组织开展的人文交流活动成效不高,今后需要确立更加明确的目标,并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方法评估人文交流的影响与作用,这对提升人文交流效能、鼓励激发参与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美首轮社会和人文交流对话要适时发表联合声明,让两国人民充分了解现在中美关系的形势,意识到彼此之间存在的分歧与差距,并提出缩小分歧差距、互惠共进的路径方法。

 

李成(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智库交流是中美社会和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改革开放后,中美智库交流取得了不少成绩,为双边关系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未来如果中美两国发生冲突或者战争,一定不是因为文化冲突,不是因为意识形态冲突,甚至不会因为利益冲突,而是因为误解,而两国智库的交流与对话对于避免双方误解误读十分重要,为此,中国和美国政府都应为两国智库交流持续、广泛和深入的开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更加便利的条件。目前美国学术研究与教育交流面临资金短缺问题,特别是美国政府支持外交研究的资金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Joseph Merante(美国Humpty Dumpty Institute执行总裁):

 

 

美国一直很重视通过文化外交推动国家战略实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针对苏联开展“爵士乐外交”,有效改变了苏联人对美国的看法态度,改善了美苏关系;六十年美国又将音乐外交向东欧拓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二十一世纪初,对抗伊斯兰极端主义成为美国的一个重要战略关切,美国开始利用嘻哈音乐影响12至17岁阿拉伯年轻人的想法。美国十分重视通过培养外国文化艺术人才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其中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在引领文化交流,推广国家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的这种模式值得中国借鉴,相较美国而言,中国政府对各行业影响力更强,预算也非常充裕,具有更大优势。随着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崛起,中国有望在全球文化市场占有更大份额,中国应该更好地利用和通过文化艺术交流这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曹智频(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是一个务实主义者,因此,很可能会对一些务虚的人文交流活动采取软性抵制态度。中美两国密切的经贸关系和教育科技交流,决定了中美人文交流存续发展的必然性。目前,教育与科技是中美人文交流的主要领域,而随着时代发展,文创产业也日渐成为一个重要渠道。未来,中国应多加利用民间渠道整合资源,发展新的交流主题和途径,比如,开展多元教育和科技交流,扩大中美学生交流的时空领域,将中国文化寓于中国制造的商品之中,有效利用自媒体传播模式等。

 

Julia Pierrepont III(美国好莱坞导演、电影制片人):

 

 

如何通过加强与好莱坞的合作,通过影视作品开展人文交流、公共外交,做好对外宣传应成为未来中国开展中美社会和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影视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娱乐消费品。美国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具有很大影响力,中国可通过更多民间渠道,更好地利用好莱坞的技术和创意,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宣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此外,游戏产品也是一种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美国联邦政府和一些州政府非常重视这方面工作,并给予了很多资金支持,中国政府也应在这方面予以更多关注。

 

中美双方要推动建立更多青年交流项目,让两国青年一代更多地参与到中美关系的构建中,这对于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进一步加强中美省州交流也非常重要,比如,加利福尼亚和马萨诸塞是美国非常重要的政治区,两州州长和地方政要对特朗普很多观点并不赞同,因此他们能够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参与地方性的中美社会和人文交流。

与会嘉宾
  • Scott Beaumont 谷歌大中华区总裁,负责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销售和运营,曾任谷...
  • Thorsten Jelinek 太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普利泰来(Polyterra)公司执行董事。普利泰来是一家研发...
  • Stephen Orlins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曾任亚洲最大私募基金公司--—凯雷投资集团亚洲部总经理...
  • 达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研究领域涉及中美关系、美国外交、中国对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