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2021太和文明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吴海龙:欧洲在对华政策上被美国带了节奏
2021-09-11

导语:我们希望欧洲在对华政策上能有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的判断,从欧洲自身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来处理对华关系,不要受美国因素的影响。欧洲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

 

中欧关系与中美关系相比应该比现状更好些,但遗憾的是,双方关系陷入了僵冷期,短期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中欧关系出现今天的局面,其主要根源是欧洲在对华政策上被美国带了节奏。美国把中国定为“战略竞争对手”,欧洲随后就把中国定为“制度性竞争对手”;美国搞印太战略,欧洲就跟着搞印太战略;美国认为华为5G技术不安全,欧洲就开始和华为解除合同,拆除5G设备;美国说“南海航行自由受到威胁”,欧洲国家就纷纷派军舰到南海巡航;美国说新疆搞“种族灭绝”“强迫劳动”,欧洲人就跟着大呼小叫;美国要对中国的新冠病毒溯源,欧洲就随声附和;美国指责中国搞网络攻击,欧洲遥相呼应;美国说孔子学院有问题,欧洲就一股脑把孔子学院都关了。退一万步讲,如果美国这个“带头大哥”不搞上面这些事,欧洲会主动搞这些事吗?被美国带了节奏,欧洲就没有了自己的主见,也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尽管欧洲也一度在特朗普大搞“美国优先”的时期强调要“战略自主”,但拜登上台后,美国重新“领导西方世界”,欧洲似乎觉得又有了主心骨,因此就不特别强调“战略自主”了。只是最近,在阿富汗撤军问题上,美国抛开盟友,自作主张,欧洲又觉得美国靠不住了,才重提“战略自主”的事。

 

中国并不反对美欧关系走近,毕竟美欧是盟友,美欧在对华政策上进行协调也无可非议。但欧洲作为多极世界中的独立一极,在对华关系上不能任由美国说白就是白,说黑就是黑,不能美国吆喝什么,欧洲就跟着吆喝什么。

 

中欧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中欧关系与中美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中欧既不存在历史遗留的包袱,也不是战略竞争对手。中国从未做过损害欧洲利益的事情。中国一直支持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支持欧洲的团结合作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欧债危机时,中国主动向欧洲伸出援手;在别人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时,中国力挺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在伊核等热点问题上,中国与欧洲顶住压力,保持了相近的立场;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与欧洲一道,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支持全球贸易自由化。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中,中国一直秉持公开、透明、开放、包容的立场,从未有任何要分裂欧洲的想法。恰恰是在新冠疫情反复肆虐,欧洲物资运输格外吃紧的情况下,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成果——中欧班列,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使欧洲许许多多的国家都从中受益。

 

(图片来源:新浪网)

 

中国与欧洲确实存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但这不是双方发展关系不可逾越的障碍。1949年新中国建立就得到了不少欧洲国家的承认。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得到欧洲许多国家的支持。中国与欧洲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国与欧盟自1975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也从未因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止步不前。中欧关系一度被夸耀为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典范。中欧在人权问题上确有分歧,但中欧之间一直在人权问题上保持着对话关系。中欧关系也没有被人权问题绑架和裹挟。

 

中国确实在快速地发展,但中国的发展并未损害别国的利益,而是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是世界上最能挣钱,也最好挣钱的地方。几十年来,欧洲大大小小的企业在中国挣得盆满钵满。正是有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才维持了欧洲稳定的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欧洲的就业和经济发展。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给世界提供的机遇,没有谁能替代,天下找不到第二家。

 

我们希望欧洲在对华政策上能有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的判断,从欧洲自身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来处理对华关系,不要受美国因素的影响。欧洲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中国没有把欧洲当对手,也不想让欧洲把中国当对手。这个世界不需要对手,更需要伙伴。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欧洲的合作伙伴。中欧之间可以通过广泛和深入的对话沟通,消除疑虑误解,增进理解与互信,让僵冷的双边关系逐渐回暖。只要欧洲的对华政策对头了,中欧关系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与会嘉宾
  • 陈虎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世界军事》杂志总编辑(2006-2019)、《中国军队》杂志主...
  • 陈金洲 新一代数据协作平台 - 黑帕云创始人
  • 陈李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原党委书记
  • 陈征 太和智库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