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2021太和文明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马克卿:战略伙伴亦或制度性对手——从欧盟对中欧关系的三重定位谈起
2021-09-12

导语:中欧关系对双方、对世界都太重要了。双方应从中欧关系的历史发展中汲取有益的启示和教训,坚守初心,增进相互认知,始终从战略高度、以更宽广的视野运筹中欧关系,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我作为外交部欧洲司分管与欧盟关系的副司长,参与和见证了全过程。我清楚地记得,当年中欧展现出战略上的默契、经济上显著的互补性和开展各领域合作的热情,令世人瞩目。自那以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结出硕果,不但造福于中欧双方,也为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2019年3月,欧盟提出对华关系三重定位,不再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相反,突出了中欧关系的竞争性,特别是首次将中国视为“制度性对手”。欧盟对中欧关系定位做出的这一颠覆性改变,反映出欧盟的对华认知发生了错位,对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疑虑和焦虑,对中欧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缺乏理性的判断,更是受到了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严重影响。三重定位客观上造成了欧盟及其部分成员国对华政策的混乱,而“竞争”和“对手”的不断强化,也严重干扰了中欧关系。

 

一段时间以来,欧方出台了一系列不利于中欧投资合作的政策,在涉疆、涉港、涉台等问题上,屡屡做出伤害中方利益之举,甚至基于不实之词,执意对华搞单边制裁,挑战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对此,中国人民不能接受,中国政府当然有权作出正当、必要的反应。中欧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谈成投资协定带动起来的难得的合作势头得而复失。中欧关系陷入困境,双方重大的合作议程难以推动。这一局面令所有关心和支持中欧合作的人们感到遗憾和痛心。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错综复杂,新冠疫情延宕,经济复苏步履维艰。世界呼唤作为两大重要力量的中国和欧盟加强相互协调与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克时艰,这也符合中欧各自的利益。当此之际,将中欧关系引向何方?对于这一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双方必须审时度势,作出负责任的回答。

 

中方的回答是明确、坚定的。中方认为,中欧关系源于广泛的共同利益,相似的战略诉求。中欧之间没有重大利害冲突,没有地缘政治矛盾,双方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基于这一判断,中方主张,中欧应当坚持的相互关系定位是“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全面战略伙伴”。中方已多次表达推动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诚意,愿同欧方一道,办好下一阶段的重要议程,接续深化务实合作,围绕疫情应对、经济复苏、气候变化、WTO改革、多边主义等多双边议题加强沟通、协调和合作。同时,中方也将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据我观察,迄今欧方并未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近期个别欧盟成员国及议会某些势力在涉台问题上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更是传递了错误的信号。我们希望欧盟各机构和各成员国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看到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力不断增强,对欧盟和中欧关系带来的新机遇和对提升中欧合作水平的利好。能够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摈弃对中国过时的、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成见和偏见,不做伤害中国利益、干扰双方关系的事情。希望欧方秉持其标榜的“战略自主”,拿出政治勇气,作出符合欧盟自身根本利益的决断,与中方相向而行,尽快走出中欧关系当前的困境。

 

中欧关系对双方、对世界都太重要了。双方应从中欧关系的历史发展中汲取有益的启示和教训,坚守初心,增进相互认知,始终从战略高度、以更宽广的视野运筹中欧关系,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与会嘉宾
  • 陈虎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世界军事》杂志总编辑(2006-2019)、《中国军队》杂志主...
  • 陈金洲 新一代数据协作平台 - 黑帕云创始人
  • 陈李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原党委书记
  • 陈征 太和智库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