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2021太和文明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孙永福:中欧经贸合作前景依然看好
2021-09-13

导语:中欧双方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都赞成多边主义,愿意在联合国、WTO等多边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双方在落实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等方面都有合作的可能和意愿。

 

中欧双边关系目前处于1975年建交以来的低谷。今年3月,欧盟因为所谓的“新疆问题”对中国实施制裁,立即引起中国强烈反制。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如果中方不解除制裁,将暂停中欧投资协定的批准程序。因此,去年底结束谈判的双边投资协定处于停顿状态。何时能够重启批准程序,短期看并不乐观。

 

一、中欧经贸合作总体顺利,互利共赢仍为主流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欧盟连续16年为中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合作伙伴,2020年被东盟超出。但实际上超出的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英国脱欧使得中欧贸易数字减少近1000亿美元;二是美国对中国出口货物加征关税,使中国部分主要用于出口美国的生产企业投资转移到东盟国家,从而带动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增长。中欧贸易去年在疫情突发的情况下仍逆势增长4.9%,贸易额为6495.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3882亿美元,增长37%。

 

欧盟是中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地(仅次于香港和英属维尔京)。截至2021年5月,欧盟对华实际投资1206.4亿美元。2021年1月-5月,欧盟对华实际投资23.8亿美元,增长20.8%。欧盟是中国第三大投资目的地(仅次于香港和东盟)。截至2021年5月,中国累计对欧盟直接投资834.6亿美元。2021年1月-5月,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20.3亿美元,增长69.5%。

 

总体来讲,中欧经贸互补性强,合作虽有波折,但总体可控。双方的贸易摩擦基本上可以在WTO原则基础上,通过谈判圆满解决。前些年,双方纺织品和太阳能电池板的争端就是通过友好磋商解决的。总体来看,经贸务实合作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二、中欧投资协定(CAI)对双方意义重大,仍应积极推动

 

(图片来源:网络)

 

经过七年35轮技术谈判,2020年12月30日,双方领导人宣布中欧结束谈判,达成投资协定。这一投资协定内容广泛对标高水平的经贸规则,着眼于制度型开放,是一项平衡的、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协定。其中,“平衡”主要体现在:一是双方在做出开放承诺的同时,十分注重保留必要的监管权;二是双方既注重促进双边投资合作,也强调投资需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高水平”主要体现在:双方致力于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达成了高水平的谈判成果。协定涉及领域远远超越传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成果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双方都拿出了高水平和互惠的市场准入承诺,所有的规则也都是双向适用的,并将为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惠及中欧双方乃至全球企业。高水平的市场准入承诺将为双方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高水平的公平竞争规则将为双边投资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在市场准入方面,协定采取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中方首次在包括服务业和非服务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形式做出承诺,实现了与《外商投资法》确立的外资负面清单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在公平竞争方面,双方立足于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就国有企业、补贴透明度、技术转让、标准制度、行政执法、金融监管等与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议题达成了共识。协定还对与投资有关的环境和劳工问题做出专门规定,双方承诺处理好吸引投资与保护环境和劳动者权益的关系,并遵守相关国际规则。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第一次欧盟先于美国与中国达成的最高水平投资协定,中方为达成协议做出了巨大努力。这一协定对于双方今后的经贸合作意义重大。可惜的是,由于欧方制裁的原因,协定尚未进入相关的批准程序。这对双方,特别是欧方是极为不利的。我认为,将所谓“人权”等价值观问题与具体的、务实的经贸议题紧密挂钩是极为不明智的,其有损于中欧双方企业和人民的利益。“人权”问题应该在现有的双边人权对话机制通过磋商沟通加以解决,而不是动不动就以制裁相威胁。制裁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把本来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的双边合作引向歧途。我们当然希望欧方能改弦易辙,回到中欧合作的正确轨道。中欧双方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都赞成多边主义,愿意在联合国、WTO等多边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双方在落实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等方面都有合作的可能和意愿。希望双方积极扩大合作领域,通过对话减少摩擦,努力实现互利共赢,造福中欧人民和全人类。

与会嘉宾
  • 陈虎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世界军事》杂志总编辑(2006-2019)、《中国军队》杂志主...
  • 陈金洲 新一代数据协作平台 - 黑帕云创始人
  • 陈李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原党委书记
  • 陈征 太和智库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