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三大纽带仍将中美连在一起——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芬•欧伦斯在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2018-10-11

现场视频

 

 

 

导语:在不少观察家看来,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关系在一个“下行通道”内不断滑落。从经贸到军事,美国不断升级同中国的对抗和竞争。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美国政府为何采取这样的政策?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见证者,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芬·欧伦斯(Stephen Orlins)出席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期间,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并就相关问题谈了他的看法和观点。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芬·欧伦斯(Stephen Orlins)

 

环球时报:当下的中美关系令许多人担忧,您怎么看中美关系?

 

欧伦斯:自去年12月以来,我们看到美中关系出现严重退化。这始于白宫发布特朗普任内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声称中国与俄罗斯都是“修正主义国家”,其中中国被贴上“美国战略对手”的标签。今年1月,五角大楼出台《2018国防战略报告》,列出将用于对抗中国的措施。此后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出台报告,即《301报告》,其中提出技术转让、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等许多问题。这些导致双方在贸易紧张局势中更加针锋相对。

 

我们已经看到双方相互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局势令人不安。或许在未来几天内,我们就将看到美国政府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此举非常严重并会导致紧张局势升级(注:本专访进行时,美国政府尚未宣布该加征关税决定)。

 

我们还看到中国被排除在环太平洋军演之外,这也是引发担忧的原因之一。因为在奥巴马政府后期,无论美中政治关系如何,两国的军事关系都在改善。即便两国之间出现问题,军事关系仍保持在正轨上。但如今,随着中国被排除在环太军演之外,态势已经发生改变。据说原因是美国方面认为中国违背曾经的承诺,将南海“军事化”。

 

此外,签证问题也在恶化。如果你是一名将赴美攻读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中国学生,你将不再被给予五年期签证,而是被给予一年期签证。这又回到近6年前的政策。

 

我们还看到美国通过将给美中关系带来麻烦的立法——8月13日,特朗普总统签署《国防授权法案》(2019财年),其中一些条款会令双边关系更趋紧张。

 

环球时报:一些分析人士警告说,美中两国或将面临一场危险的新冷战。您认为新冷战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欧伦斯:中国并非苏联,我认为如果我们两国陷入冷战陷阱,那么对两国政府来说将很可怕。或许在某些细枝末节方面,美中利益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上海的一位母亲与纽约的一位母亲,她们的关切真的有区别吗?我认为答案是没区别。纽约的母亲经历过“9·11”,因此她关注恐怖主义问题,上海的母亲也担心恐怖主义;上海的母亲担心经济危机,因为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其子女的机会减少,对纽约的母亲来说同样如此。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气候变化。我认为上海的那位母亲担心海平面上升和洪灾,纽约的母亲也经历过使纽约地铁和街道遭到严重破坏的超级风暴。这些都是人们的担心所在。这些担心并不冲突,而是互补,对中国人和美国人来说没有区别。

 

两国的利益在细枝末节方面存在分歧吗?是的。但人民将决定各自政府会采取什么政策。在我看来,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都不希望被卷入一场冷战,不希望将数千亿美元用于国防支出,而是希望这些资金被用于帮助人们脱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或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从短期看,两国关系将面临困难。但从长远看,两国人民的看法将占得上风。美中关系将被视为一种互补而非相互冲突的关系。

 

采访现场

 

环球时报:过去一段时间,特朗普总统不断升级与中国冲突的意图何在?

 

欧伦斯:特朗普总统认为,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就业岗位,并通过政府补贴、关税、非关税壁垒和“不公平竞争”,将这些岗位带到中国,美国因此丧失数以百万的岗位。

 

无论人们是否认同这种说法,特朗普总统认为是这样。他想看到其中一些工作岗位重返美国,看到一个公平的“竞技场”、政府补贴终结、美企知识产权缺乏保护的状况结束、降低关税壁垒,看到中国拥有公平和透明的监管体系。特朗普总统认为,鉴于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远多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美国将比中国更能经受得住这种贸易紧张态势。我并不认同这些观点,但他确实这么认为。

 

环球时报:中美之间的这种对抗究竟是实力还是意识形态之争?

 

欧伦斯:这与许多方面有关,你不能说这仅与实力或意识形态有关,中国不是“民主国家”当然也是态势紧张的原因之一。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与日本也处于类似的紧张态势之中,但存在两种根本不同:日本是美国的盟友,日本是“民主国家”。因此,当时美国与日本的紧张态势可以通过让三菱、丰田、日产等日企在美国建厂、雇用美国人以及限制日本对美出口等措施解决。

 

对于中国,我担心的是,即便两国缓解了贸易紧张局势,还将继续面临安全层面的紧张局面,我们仍将无法围绕21世纪的科技开展合作。

 

现在,我们看到美国对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担忧。我们应该做的是找到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合作的途径,但中美正在做的是朝着开发两套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方向行进——中国一套,美国一套——各自开发的肯定不如两国合作打造出的人工智能技术好。所以,这些政策走向令人忧虑。两国合作就有机会解决世界问题,各自单干将使我们无法如愿以偿。

 

环球时报:您曾在今年6月撰文称,在美国有一些一贯误解中国举动并夸大中国冲击的人。他们在美国战略圈内代表主流观点吗?

 

欧伦斯:夸大并误解中国行为的人当然存在,并导致美国需要对抗中国这种说法的产生。这是否是主流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站出来指出这些误解。

 

当美国的一个举动在中国被误解时,中国人需要指出来。当中国的一个举动在美国被误解时,美国人需要指出来。现在,在我们两个国家,站出来发声和批评政府都变得越来越困难。

 

采访现场

 

环球时报:您是中美从关系正常化到深度交往的见证者,展望未来,有没有值得看好的因素?

 

欧伦斯:绝对有。有太多因素在推动两国社会走得更近。中美两国关系中有过诸多良好走势。在美国,我一直跟中国留学生交流。要知道,如今在美国有35万中国留学生,不妨考虑一下他们的影响力。他们中一些人将留在美国,一些人将返回中国。如果他们留在美国,他们将帮助美国人了解中国。如果他们回国,他们将帮助中国人了解美国。他们将成为纽带和未来之所在。在中国的美国留学生不够多,但也有2万至2.5万人。他们将起到同样的作用。

 

我认为双边投资将会继续,尽管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和中国对资本外流的管控都对投资起到限制作用。投资依然非常重要,也是将两国连在一起的纽带。我来中国后,从事的第一份职业是与在中国投资的美国公司打交道。因此,与我一起工作过的人比普通中国人更了解美国。投资不像生意,它更像婚姻,你需要不断努力才能使你的投资成功。正是这种纽带将中美两国连在一起。

 

过去15年,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看到中国企业福耀玻璃在俄亥俄州开办工厂,一下子有2500名美国人在那家工厂就业。看到中国投资引领并改善当地社区,着实令人振奋。

 

总的来说,投资纽带、留学生纽带和互补的利益终将把中美两个社会连在一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短期内不会遇到困难。但这种状况会提醒每个关心中美关系的人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从我做起,努力改善中美关系。如果你袖手旁观,只想着“让别人来做吧”,那么这就不会成为现实。从中美关系中受益的每个人都需要为之努力。

与会嘉宾
  • Rashid Alimov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2016-2018)。
  • Mohamed Sameh Amr 开罗大学国际法系教授,埃及对外总投资局 (GAFI) 的董事会成员。
  • Irina Bokova 太和智库高级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2009-2017),全球希望联盟荣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