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前沿科技分论坛重要观点综合摘编
2018-10-31

导语:在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前沿科技分论坛上,来自政界、学界与企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纵论生命科技以及以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前沿应用和发展趋势,同时围绕与科技发展相伴而生的社会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未经单独发布的国内外嘉宾的主要观点综合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前沿科技分论坛现场

 

一、科技是万物变革的原动力

 

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洞悉未来。论坛期间,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演讲、高峰对话和现场交流互动,围绕各自在生命科技、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和体会思考,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前沿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应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科技是万物变革的原动力,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好处已触手可及。近年来,包括算法、模型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本身的进步、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能力的快速提高成为推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各国目前普遍面临的人工成本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导致在制造、出行、医疗、养老、教育、农业等各领域都形成对人工智能的刚性需求,人类的生活生态正面临新的平衡阶段。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无限应用的可能,必将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解决人类面临的贫穷、健康、教育、气候变化以及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世界顶级科技公司纷纷加大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和研发力度,其成果已经开始在诸多领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

 

此时此刻就是人工智能的转折点,其技术推动力量超出以往,许多曾经无比辉煌的企业在技术变革面前迅速衰退和消失,被更多新型企业所取代。所以,今天不是一个“AI First”的时代,而是“AI Only”的时代。

 

人工智能需要实现与产业和企业的深度结合。企业要从自身专长、数据挖掘、平台化等方面考虑人工智能的切入点,搭建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的应用场景。以选择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技术原动力的亚马逊公司为例,其将过去20多年人工智能的积累注入到云计算,并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人工智能更普适的应用场景。今天,已经有百万计的企业选择将他们的人工智能运行于亚马逊的云计算之上。亚马逊也迅速从一家不起眼的创业型企业成长为今天巨无霸式的商业帝国。这充分说明人工智能需要的是在产业和企业中真正的应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科研领域。只有所有的企业深度应用了人工智能,才能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因为人工智能而受益。

 

可以预测,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将与企业加速结合,企业级人工智能和垂直领域人工智能的创新将全面兴起,从而部分取代人力,并向企业提供基于知识和数据的专家决策支持。开放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平台,可以让所有人在不同的场景公平、广泛、可控、永续地享受新技术为人类带来的福祉。

 

基因、克隆技术成为解读生命密码的重要工具。生命科学事关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相关应用在应对重大疾病、人口老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挑战,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许多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全球生命科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正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通过不断加强生命科学研究,重视发展生命科学新技术新产业,在部分领域已逐步占据世界引领地位。中国的科学家团队攻克了非人灵长类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符合实验动物伦理的情况下,有效实现了实验动物的优化、替代和减少使用数量。在此项技术的支持下,未来可以建立更完善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从而创造出更加廉价、有效的药物来造福人类。此外,中国在基因技术,特别是基因测序技术应用上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效果精准”与“价格低廉”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未来,从粮食和种子安全到使用生物识别技术的新一代身份证,基因技术的应用空间无比广阔。通过基因筛查的方式,可以让人类告别今天无法治愈或治愈成本极高的遗传病,这必将推动医疗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二、人类社会伦理是前沿科技发展的构架和底线

 

前沿科技的迅猛发展在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向前进步的同时,也必将会对既有社会伦理构成冲击和挑战。人类应如何凝聚共同价值,以确保科技发展最终真正造福人类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也是本届太和文明论坛的一项核心关切。

 

通过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契约或人权公约来规避伦理道德风险。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在数字资产被独占滥用、高度透明化、零边际成本社会和人类生存威胁等四个方面对政府运行、民主治理构成了挑战。人类社会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科技发展既有可能催生出一个可以满足和照顾每个人基本需求的接近乌托邦的社会,也有可能形成一个分配更加不公的社会。因此我们在关注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的同时,更应考虑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契约或人权公约来界定科技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关系,在符合正确三观的基础上,明确二者之间的权责界限,从而规避伦理道德风险,迎接数字社会的来临。

 

确立人工智能数字资产的集体所有权。大数据时代,数据权属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安全、发展和命运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人工智能到底应该是国家的、财团的,还是自然人的?避免人工智能成为某些人的特权或恶人的帮凶,发展公平、透明、被广泛使用、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系统是未来人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因此,有必要从人类伦理、全球规则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与体系规范,以迎接21世纪数字社会或数字经济的来临。要防止数字资产被垄断,禁止个人数据被滥用。应确立数字资产的集体所有权,并以此作为基本人身保障的框架,妥善处理前沿科技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通过交叉学科跨界合作来调整科技与伦理间的关系。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也让现有社会制度面临巨大挑战。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整体设计上,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个是保护个人权益,另一个是确保集体利益最大化。这就需要通过法律、社会、伦理、技术等交叉学科的跨界合作来加以解决。只有打造一个多方参与的平台,才能找到解决科技与伦理冲突的有效机制,才能科学选择需要优先资助的场景以满足人类发展的刚需,同时对有危险的场景加以限制。

 

三、中国应践行大国责任,引领未来科技发展

 

伴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正加快推动前沿科技革命,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理念和管理机制。未来与国际接轨和与各国交流互鉴分享科技发展成果,是中国对世界应有的贡献。

 

首先,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探索具有重大参考意义。作为人口第一大国,中国是人类社会最大的一个实验场。中国在人工智能和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以及在可持续发展路径、商业模式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对世界和人类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其次,可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在某些领域创建被国际认可的发展范式。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硬件生产能力强,而且市场非常广阔,老百姓使用新技术的热情非常高。政府可以针对这些特点加强引导,从技术、制度、法律、伦理等方面协调推进机器人应用、人工智能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和规划,进而形成领先的、与国际接轨的、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发展范式。

 

第三,加强计算社会科学等新学科研究,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清华大学率先发起的计算社会科学研究,目的在于推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理学、法学、传播学等领域的应用。中国政府应该在法治框架下,将海量数据资产和资源应用于政府治理,通过高效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准确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状况,洞察社会不同主体需求,从而提升政府施政的智慧化程度和民主治理能力。

 

最后,要未雨绸缪加强制度设计,解决日益尖锐的贫富差异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失业问题感到焦虑不安,但实际情况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带来的是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大幅跃升。如果总生产力可以满足让所有人过上小康生活的需求,那么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去分配。当前,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长期停滞,主要原因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两极化,导致总体需求不足。中国政府应该未雨绸缪加强制度设计和研究,充分利用和挖掘人工智能具有的潜在普惠效应,建设共享社会,努力解决全球日益尖锐的贫富差距问题。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前沿科技爆发的临界点已经到来,并将对世界产生颠覆性影响。未来,以基因工程技术为代表的生命科技将推动医疗行业发生革命性变革,并会对人类生殖遗传产生直接影响;人工智能将突破人类思维瓶颈,大大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大量非创造性工作亦将被逐步替代;通过实现人机结合、人机同行,人工智能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行业。

与会嘉宾
  • Rashid Alimov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2016-2018)。
  • Mohamed Sameh Amr 开罗大学国际法系教授,埃及对外总投资局 (GAFI) 的董事会成员。
  • Irina Bokova 太和智库高级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2009-2017),全球希望联盟荣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