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经过六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已经联动内外、横贯欧亚,打通六大经济走廊,成为21世纪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同时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在同步增多,需要参与各方进一步携手应对,共担责任、共守安全、共谋发展。鉴此,第三届太和文明论坛“一带一路”安全与发展分论坛,围绕安全挑战、应对机制、中国方案三大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现将与会嘉宾的主要观点综合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带一路”安全与发展分论坛现场
一、跨入新阶段,直面新挑战
当前全球面临严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不确定性及不稳定性日渐凸显,安全与发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陆续出现。
世界形势加速演变,美国成为全球稳定的最大变量。全球形势持续动荡紧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治理体系受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严重侵蚀。美国正从全球化的“领跑者”变为“开倒车者”,世界秩序处于“颠覆-重构”进程,旧秩序走向终结,新秩序尚未建立。“特朗普现象”带给世界的冲击仍在持续,若特朗普2020年连任,则旧秩序将会更快终结,这给中国下一阶段的改革开放带来重大风险。中国需要加紧研究和探索“一带一路”如何适应世界秩序变化、如何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战略运帷,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国际合作环境受到冲击。中国正面临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传统的大国关系模式急剧嬗变,大国博弈趋于白热化。美国、日本、印度和部分新兴国家对华政策的消极面扩大,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干扰和牵制。美国明确将中国视为其主要战略对手,利用“印太战略”对冲“一带一路”。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众多热点争端久拖不决,战乱、恐怖主义、宗教冲突、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尤其是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加剧海湾紧张局势;巴勒斯坦、叙利亚、也门、利比亚等问题此起彼伏,中东乱局成为世界动荡之源。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如何升级“一带一路”合作,实现多方共赢,显得尤为重要。
“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海外利益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方位、大范围、多领域的,并且确立了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互动的新范式、新方向,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未知领域及其带来的挑战也随之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政局变化多端,给共建“一带一路”带来重大政策风险。此外,部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分强调与外国政府打交道,忽视与当地经济界、学术界、宗教界的交流融合,导致合作项目的社会基础不牢,难以扎根。对于这些新挑战,需要更加全面、专业、细致地审视和对待。
二、升级安全合作,确保行稳致远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安全,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一带一路”是避免冲突、寻求和平的有力工具,沿线国家应当强化跨境合作,在安全上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威胁和挑战。
强化政治互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早已超越双边关系界限和具体项目范畴,需要进一步推动各方加强战略对接和政治互信,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综合性挑战。中国与传统友好国家互信较强,但在“一带一路”全线广泛建立政治互信绝非易事。缺乏信任,跨境合作便无从谈起,“一带一路”建设也难以取得可持续发展。中国要在合作中兼顾各方利益,愿意做出妥协,坚持不干涉他国主权和内政原则,持续构建高度互信的合作环境。
强化政策对接。“一带一路”被国际社会接受是一个渐进而又未竟的过程,“五通”的核心之一是“政策联通”,中国要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国施策,重视不同国家发展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要主动加强政策协调,在沿线地区构建更为广泛的伙伴关系网络和多层级协作框架。要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等倡议的对接合作,将双、多边经贸合作提升到更高质量和水平。
强化能力建设。加强跨境安全合作,能力建设是核心,制度、机制和体系构建是关键。“一带一路”参与方应在正确义利观的引导以及联合国的框架下开展多层次合作,推动实施有效的安全治理和安全机制建设,形成稳定有序的地区安全体系以及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中国要以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合作为切入点,统筹布局,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境外安全保障能力,解决好金融支撑、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使“一带一路”成为积极供给国际公共产品的主要平台之一。中国安保力量要积极稳妥地“走出去”,与沿线国家政府部门和企业开展更紧密合作,为维护“一带一路”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强化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发展水平各异,安全短板突出,要想走稳走好,就应当“携手同行”,而非“各走各路”。“一带一路”要实现更大成功,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在安全中实现共同繁荣。各国政府要发挥领导力,共担责任,借鉴上海合作组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实现共同安全和普遍安全贡献力量。
“一带一路”安全与发展分论坛现场
三、贡献“中国智慧”,唱响“大同旋律”
面对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的地缘政治挑战和重大经济社会变革,“一带一路”如何发挥更广泛、更独特的作用,为国际社会广泛期待。中国应怀抱“大同”理想,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久久为功,在共建“一带一路”伟大事业中,拓展海外利益,造福沿线人民,促进世界协同发展。
敏锐抓住风险点,强化风控战略预置。要辩证地看到,未来“一带一路”仍是“机遇大于风险”,而且风险不仅仅是挑战,也是机遇。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用新的眼光准确把握风险,做好战略管理。重点做好对沿线国家的基础研究,推动“一国一策”精准落地。树立“发展型、融入型、联通型”的安全导向,充实人才、法律、宣传等资源储备,为应对风险做足支撑。特别关注舆论风险,抓实做好宣传工作,主动深入、全面细致地向国际社会阐明项目合作的目标、行动和预期收益,积极回应参与方的合理诉求,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发挥引领性作用,建强共同安全体系。“安全”与“发展”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长远看,安全治理需要依托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型发展,重点是推进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国应坚持“以安全促发展”理念,大力倡导以政治手段解决地区矛盾冲突,发挥建设性、正向性的“中国影响力”。紧随海外利益拓展步伐,推动中国安保力量“走出去”,加大对沿线地区的维和及安保投入力度,帮助各国提升安全建设能力,与各国共享安全发展红利。
积极融通国内外,争取更大程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是最大的安全问题。中国应将“一带一路”打造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将自身发展利益与沿线国家利益紧密相连,扩大双、多边利益交集,同命运、共进退,以推动沿线国家的内部和谐及安全稳定。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坚定维护多边贸易机制,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把“一带一路”打造成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国际合作平台。积极与相关大国提出的竞争性倡议进行对接,寻找合作契机,做大共同利益。与欧洲国家在非洲等地区开展第三方合作,以务实合作排除政治干扰和恶性竞争。
加强软实力建设,打造一流“中国形象”。世界已进入大规模的“实力转移”时代,国家之间核心价值的竞争日益激烈,“一带一路”体现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中国文化,展示了中国放眼全球的大视野和胸怀人类的大境界,对国际安全、世界文化和全球治理具有独特价值。中国要进一步弘扬“和合文化”,大力开发、提升和运用“中国软实力”,以开放的视野、谦虚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建设“一带一路”利益和命运共同体。要以具体合作项目为依托,夯实双向人文交流基础,提升“中国品牌”形象,争取沿线国家人民对“一带一路”更多地理解与支持。要多推出和落实符合经济民生需求的好项目,切实造福当地人民。要在环保、采购、融资等细节问题上遵守国际标准,确保流程合规透明、项目绿色干净,真正赢得当地群众认可。要尊重当地文化,开展多层面沟通,除了与当地政府接触,更要同当地社区和百姓有效沟通,确保项目在当地筑牢根基,行稳致远,真正实现“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目标。
-
- “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面临的风险挑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2019-10-06
-
- 第三届太和文明论坛“一带一路”安全与发展分论坛观点摘要 2019-10-08
-
- 第三届太和文明论坛教育文化分论坛观点摘要 2019-10-08
-
- 2019太和文明论坛内容集锦 2020-01-15
-
2019论坛内容集锦